自探互教的自探研讨(潘玉楼)
一、实践中学生是如何“自探”的呢
1.课堂上,学生会在老师指导下实施合作学习。在一个小组内会的同学会讲给不会的同学,有时也会讲不清楚,要重复多次,老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来检查督促,比如说,当堂提问,或者抢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也可以对他们进行检测。我发现,当自己组内的同学答得好或者考得好的时候,其他同学脸上也有光,感到骄傲,有一种自豪感;如果回答得不好的,在本组同学看来很丢脸,也觉得很沮丧,他们已经把自己和这个小组连在了一起,同组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学习能力、学习效率都是相联系的。要想在组内有更好的表现,他们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和资料,真正搞清楚了,真正熟练掌握才能给他人讲明白,不仅仅要自己弄明白,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会分析,学会讲解题思路,这样,在讲给他人听的时候对自己也是一个知识点强化、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不仅避免了前面遇到的问题,老师讲的多,尖子生老重复的听都听够了,还可以发挥尖子生的能力去教会后进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整堂课每位学生都能快乐并有收获。
2.课后,小组学生通过自主管理促进学习。小组同学不仅共同学知识,还是组长最直接的管理者,因为,对组长来说,他们所处的位置就和老师一样,由我们自身不难想到,许多小组内同学对于一些后进生也是很铁不成钢,而且小组的水平直接和他们相联系,所以许多同学对组内成员的要求都很严格,比如,在自习课上,有些同学走神、不认真学,交头接耳讲话,不认真写作业,组长还会冲他们发火,这跟小组同学的相互约束相互管理是分不开的。
二、在学生“自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的“自探”过程是自己实践的过程,需要自己查资料,自己思考,自己探索研究,这样不免让人担心会浪费很多时间,可是其实每节课的知识点并没有多少的,如果能在讲新课的时候,我们把这些知识点讲透彻,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可以自己解决了。看似开始的时候会花很多时间,但其实以后再学会节省很多的时间。
2.学生一开始不会讲,不会表达,其实最主要的是学生没把自己的位置、学习心态和学习意识调整好,他们认为学习就是老师讲他们听,遇到难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而不是自己去看书研究,或者和同学一块讨论。所以,这就要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习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些都是我在实践“自探互教”模式时遇到的阶段性问题,等培养好了学生的“自探”能力以后,学生们学会慢慢改变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由被动学习逐渐变成主动学习,使“自探”学习的过程在有组织、有秩序、有管理中完成,在课堂上遇到难题,他们都会自己着急找人问明白,而不是等着老师去讲。整个课堂他们都是在主动研究问题,这样的模式对教师自己来讲,上课很省心,课上我只需要在讲新课的时候把知识点讲透彻,以后不论遇到什么题都是他们自己做自己讲,自己研究答案,实在不行我就把答案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研究相互讲解。这样不仅减少老师的负担,也减少了学生的负担,不仅提高了兴趣和效率,提高了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和归纳能力,提高了学习信心,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管理能力、责任心和爱心。
- 上一篇:: 自探互教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任慧)
- 下一篇:: 关于高中物理新授课的学案编制的几点体会(路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