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新授课的学案编制的几点体会(路新宝)
【摘要】“自探互教”的课堂模式中,一份好的新授课学案,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份好的新授课学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一份学案的编制内容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认识规律的过程,学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那如何编制一份好的新授课的学案呢,本文就高中物理新授课的学案编制阐述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分块 难点分散 知识问题化 搭台阶
为了不断的深化新课程的改革,在省教育厅的“五严”规定下,楚州中学提出了“自探互教”课堂模式,在近两年的“自探互教”课堂模式的实践中,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互教互学。一份好的学案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一份好的学案能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物理过程、总结物理规律,归纳解题方法……而我们老师编制的很多学案不适宜学生自主学习,无探究的地方,很多学生在完成学案只是一味的照书本“抄袭”,甚至学生认为有的新授课的学案完成反而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一点效果也没有,还有的老师让学生做学案,但自己上课反而不用学案,因为他觉得学案不适宜他用,我也编制了不少新授课的学案,针对新授课学案的编制,我有几点自己的想法和体会,现写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我们老师编制的新授课的学案既是为了学生课前更好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精心编制的学习方案,又是为了我们老师课堂上进行“自探互教”模式中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与学生互教、老师与学生互教、老师点拨、归纳课本知识、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学案编制的好,学生学的也轻松、愉快、兴趣高,老师课堂上组织的也轻松、有条理、重难点突出。如何编制一份好的高中物理新授课的学案,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在学案中明确这部分知识在高考考纲中的要求:
江苏省的物理高考试卷是按照高考考纲的要求来命题的,所出的试题都在考纲范围内,所以我们进行新授课时必须给学生明确哪些知识不是是考纲中的,只要求了解,哪些知识是高考考纲中的,考纲中有什么要求和说明。明确了这些学生就能对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分量也就明确了。比如:选修3-1中“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这一节,我们可以在学案中插入如下的一个表格:
内 容 |
要 求 |
说 明 |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
Ⅱ |
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 或垂直于场强的情况 |
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要掌握哪些情况了,掌握到什么程度了。
二、在学案中明确学习目标和准确定位重、难点:
很多老师在编制学案时,学习目标和重、难点都是照一本资料上随便写几点。这说明这些老师自己根本没好好备课,自己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分析本节的重、难点,这样你在设置问题、归纳方法、小结规律、点拨学生时你才能应付自如,你才有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才好给学生搭更好的台阶,把难点分解。认真专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给学生制定一个合适学生的学习目标,给本节的重、难点准确的定位,学生学的有目标、有方向、在学习过程中叶能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这样一节课的效果才更好。
三、学案中把一节内容分成两大块来编制:
课本上一节内容的知识很多,“自探互教”课堂模式中要求把一节课分成两块,那也就要求把这节内容分成两大块编制。如物理选修3-1中的“电容器”这节内容我们可以这样分两大块,把课本上的“电容器”和“电容”这两部分知识归为一块,“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和“常用电容器”这两部分知识归为一块。这样分两块学习,重、难点分散解决,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把握重点,解决难点,课堂思路清晰,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难点一一击破。
四、学案中把课本知识问题化来学习
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可以以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形式出现来让学生学习。有的老师在编制知识点填空题时只是找某些资料上的抄袭,根本就不看课本,他编制的这些填空题肯定不适合学生。还有的老师把课本的原话中删除几个字让学生填写,这样学生在完成这些题目时就会照书上抄袭,效果不佳。根据这两年的学案编制的实践情况来看,把课本上的知识问题化来学习时,即我们老师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来编制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给学生搭台阶,这样的引导效果比较好,学生比较喜欢,能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也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比如:在物理3-4中的“全反射”这节课本内容中,对于全反射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搭几个台阶,可以编制了如下几个题目: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折射率较 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 介质(选填“光密”或“光疏”),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由n= c/v可以知道,光在光疏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光密介质的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或“小”)。
2.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可知,折射角 入射角,反射角 入射角(选填“>”、“<”或 “=”)。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折射光离法线会越来越远,而且
越来越弱;反射角也将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但反
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
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 。这时的
入射角叫做 。
3.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 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这就是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当光从介质射入空气(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与介质的折射率n的关系是 。
4.光由折射率为2的介质进入空气(真空)时的临界角为 。
5.光从折射率为
我设置的五个问题中,1、2、3题是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来理解全反射,掌握全反射的条件,加强理解临界角的概念。4、5两个题目时为了通过计算来进一步理解全反射,掌握临界角的计算,体会全反射的条件。这五个问题的设置符合了学生认识全反射现象的规律。便于学生掌握,也把难点给分散开了,好一一击破。
五、学案中的题量应该适中,难度适中
有的老师在新授课的学案中编制了好多巩固练习,但在课堂上又来不及处理,那么这些巩固练习相当于课后练习,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生这是就会感觉题量大,完成的难度大,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题量适中、难度适中,学生就会学的轻松,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交流了。所以我们编制的问题应该题量适中,难度适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必修2中的“向心加速度”这节内容,关于向心加速度知识,除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编制成填空题外,对于加速度的理解和计算我们只要编制两个题目就行,
1.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
C.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
D.向心加速度可以表示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
2.一物体做半径为r=0.5m的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0.5m/s2,试计算:
(1)线速度的大小;
(2)角速度的大小。
这两个题目中既训练了对加速度的理解,又训练了关于加速度的计算,在新授课中只要掌握到这个程度我觉得就行了,题量适中、难度适中,效果才能更好。
总之、一份新好的新授课学案可以作为学生好的学习资料和复习资料,它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课堂是学校效率。要想编制出一份好的新授课的学案,我们老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物理备课组需要统一要求,统一审核,发挥物理备课组全体老师的力量,不断完善。一份好的学案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才能更好的为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物理导学案》作者:蔡欣 期刊:《时代教育》2012年24期
2.《怎样编写高中物理学案》作者:陶艳菊刊期:《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12期
- 上一篇:: 自探互教的自探研讨(潘玉楼)
- 下一篇:: 关于自探互教的一些思考和实践(管其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