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楚州中学官方网站!
学科论坛

如何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探究性教学(黄鸿波)

摘要:自从2005年,物理新课改要求实施探究教学,八年以来,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课堂的效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相对应有所进步。但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本人的观察和这八年教学实际,对当前高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存在的盲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改进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使之更加完善。

关键词:  盲点 物理探究教学 问题 有效讲解 能力的提高 探究的时间                 提问 分组讨论 掌握

 

首先,要清楚探究性教学的含义,其实所谓探究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其次它具体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作为前提,并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作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再次,目前很多教师的口头语就是“探究某某”,好像一堂物理课一旦离开了探究就无法进行下去。有的物理教师仅仅是为了迎合潮流,盲目探究,有的甚至为了探究而探究。这样往往会与新课改的目标背道而驰。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在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上均体现其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在新课程目标的引导下这种教学方式也倍受关注,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流。但是新生的事物都应该有待改善,物理探究教学亦如此。

本人通过几年的试探和努力,发现探究教学中容易存在以下这样几个盲点:

盲点一、否定物理教师的有效讲解

物理课堂上,学生探究活动,是求知、求真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有新思想与新思维的出现,它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出发,关注种种物理现象,并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强调探究式学习,不是就要全盘否定教师的讲授,或者说根本就不用教师来讲授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切。

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高中生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速度公式vt=v0+at,位移公式 ,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好,可以独立总结出规律,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独自得出结论,特别是位移公式的推导,理解起来还是存在很大困难的。这时老师的讲解就尤为关键,另外在运用这两个基本公式时,教师的例题示范作用也是很有必要的。探究式教学必须在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中进行。学生通过探究对某一物理现象已有大量的感性经验时,或者学生对某一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不太深入时,教师的讲授就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另外,探究也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指导,没有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本身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千万不要为“探究”而“探究”。当教学任务确实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时,当某些问题必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时,就要科学地设计课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科学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否则,就不要“探究”。总之,课堂可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探究,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必要讲解,忽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盲点二、否定学生非探究能力的提高

物理探究教学课堂不应该完全放手学生自主探究,一方面有些学生并不能完全投入到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耽误了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有些学生虽然探究的能力提高了,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其它能力跟着提高。有些学生适合群体合作研究,但不能长期一直如此,从而忽视了独立思考和学习研究的能力的培养。

2010年高二物理教学中,班级里有位女生名叫王婧,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小孩头脑非常聪明,每次布置的课堂探究任务,她都能率先带领他们小组完成任务,并且能够准确的展示小组成果,其它组与他们组相比总是滞后很多。按理说小孩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每次碰到考试测验时,她的心情总没有在平时课上那么轻松。其原因就是平常测验,她的分数总是很一般。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原来她的组织和表达能力非常强,每次都能很好的组织小组同学进行探究,并且能把小组的探究结论迅速整理叙述出来,但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却很难得到锻炼。后来把原因告诉她,并让她注意平常提高自身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后来小孩的成绩明显有所提高。

物理探究教学课堂中,探究能力毕竟只是一种能力,学生其它能力的提高也同样重要。

盲点三、探究的时间局限于45分钟

一节课有45分钟,有些老师不管物理书上知识的难易和知识点的多少,所有任务都强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其实这从根本上就让物理探究的本意变了味。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从生活中总结出规律再应用于生活。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总结出电磁感应的条件,整整探究了将近十年,我们的学生在用实验探究他的结论时,往往老师让学生研究十分钟就要求学生总结结论,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运用规律解题。其实课改探究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以及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成功的根本在于你会提问题。所以,有时一个好的物理探究课题,让学生多研究几节课也是可以的,过程其实有时比结果来得更重要。   

既然组织学生去探究,一定应注意过程的完整,不能虎头蛇尾。重在为学生培养自觉探究的意识和兴趣留有足够的空间。

盲点四、物理探究并不意味着一直提问

物理教师问学生问题要有度,一定防止进入“满堂问”的教学盲点。物理探究学习的确需要对问题探究,但这不等于频繁提问,更不能把提问当作探究的唯一形式,而不求教学实效。探究的问题其实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设计出适用于探究性物理教学的问题,才是根本。探究教学的问题不仅应有利于获取学习的成就感,而且应有利于实施有效教学,获取探究教学的实效性。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趣味性、连续性,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以此来设计问题的情境或必要的材料。问题应当涵盖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重点,问题的指向应是探究式教学目标,这是探究式物理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只有遵循上述要求设计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探究学习获得探究价值。探究式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提的问题不仅要具有可探究性,而且要有利于教师的指导性讲解,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应当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以及认知能力相结合,使学生能运用其感知和认知能力有效探究。

鼓励教师多问学生,但不能什么都问,要注意问题设置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另外例题应由老师示范讲解,不应盲目提问。

盲点五、探究并不意味所有问题都要分组讨论
  目前课改要求让学生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有些老师问题的设计只是为了走个课堂形式,往往一节课从头到尾,全是学生讨论,所有问题都分组讨论,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表面上看起来分组讨论很热闹,但事实上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物理课堂上的分组讨论的题目一定要存在辩论的分歧点,学生课堂中争论的越激烈的话题,平时越模糊的知识点,则越应该成为分组讨论的话题。相反,一目了然的结果,分组讨论既没有讨论的价值,又浪费了时间。

所以物理老师课前选择的需要分组讨论的问题尤为关键,是一节课是否精彩的最重要前提。特别简单的,教师可以一带而过,特别难的,教师应该做好铺垫,可以让学生讨论某个点即可。

盲点六、探究成功并不意味着掌握

物理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可以准确给出较难问题的答案。比如学生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有些题目运用以前学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完全可以解出结果。小组中如果有人用这种方法得到答案后,会认为动能定理的掌握,是可有可无的,这还会影响到小组里其他同学。所以会出现一批同学抵触使用动能定理,以至于到了曲线运动和变力作用时,还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错解题目,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有时,小组探究成功了,并非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清楚,这时教师就应该注意这类问题一定要用动能定理去解,并且所有同学都能熟练运用。基础知识的整体掌握和难题的部分掌握应该区别对待。

因此,学生展示探究结果成功时,教师应给予表扬,但除了表扬以外,还应该留意小组内其他同学和其他组同学的反应。

小结

物理课堂中,探究的方式应该值得鼓励和肯定,但同时要做到准备探究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探究既要有度,又不能受时间的局限,还要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以上只是本人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心得,探究性教学仍然需要学习和完善。

 

 

版权所有:淮安市楚州中学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4015153号-1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东长街6号    电话:0517-80826868  邮编:223200    技术支持:北京乾坤三人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17号

总访问量:1797744     今日访问:132    日均访问: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