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中的自探互教模式(张文浩)
“自探互教”是指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互教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情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展示为方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具体说,“自探”求虻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互教”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角色扮演与互换,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学习。
一、“自探互教”课堂模式构建的环节
1.预习检测。
在“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达标检测由课堂向课前延伸,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通过预习检测可以较好地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预习检测要设计科学,题型多样,紧扣考点,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探究背景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2.学习目标。
在“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下,目标要求由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较变,课堂教育不是看教师讲什么,讲多少,讲多好,而是主要看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和达标展示相对应。
3.自主探究。
在“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自主学习转变,由课堂“配角”向课堂“主角”转变,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查学习情况,自主动手操作,自主寻找资料和方法,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要紧贴学生生活实际,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作互教。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教,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教来解决。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一个学生会了,就教另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会了,再去教第三个学生,即按照“即知即传人”原则实行下去,即可实现课堂上的生生互教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5.达标展示。
在“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下,达标展示将由过去教师对目标的解读讲授或指定学生回答向学生自主展示转变,经过自探互教,对学习目标的检测,由学生或学习小组代表走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通过黑板、多媒体等展示自己或本小组对问题的探究过程,理解过程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结果。
6.学习反思。
在“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由过去机械性的识记向学习反思转变。学习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思考、总结得失。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提供给学生反思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总结反思自问,通过建错题集反思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反思自探,通过老师、小组、同学评价反思自省。
7.拓展延伸。
由于学生阅历、知识、能力的限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互教互助,还会有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正如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靠谁把学生引到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去呢?毫无疑问教师担负着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鲜活的情景,列举生动的事例,绘制直观的图解,制作精美的课件,精选典型的例题,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性,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弄清弄懂困惑点和疑点,拓展对知识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8.任务布置和课前预习。
在“白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由“无目的”向“有目的”转变,通过任务布置和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克服了以往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和教学过程中第一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真正形成了学习——应用——总结——再应用循环提高的过程。
二、“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条件
(一)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自觉确立新课改的理念。
用现代教学理论评价教师的一堂课,就是看这堂课教学是否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就是看学生学习是否有效,即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课堂中的主体是学生,看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是否与他人合作学习,在学习中是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关键看教师是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
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与否首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教案。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应该坚持:一是有效备课。备学情,依据学情组织教学活动;备学习目标,目标清晰、具体,可操作;备情境,教学情境预设合理有效;备重难点,突破重难点方法有效;备方法,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备活动设计,体现学生为主原则,安排适当的探究与合作内容;备练习,体现训练为主体的原则,有课前检测和当堂目标达成检测。二突出“导学”的功能,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学会阅
读,学会知识整理,学会运用上网、走访、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问题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学习的成功快乐。三是认真设计好“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每个环节以及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
3.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建立是构建“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学习小组的建立应坚持:一是均衡原则,在小组中要兼顾好中差多个层次和性别差异,以利于他们互帮互教。二是自主原则,而不是由教师随意安排,要因学科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自愿组合。三是可操作性原则,第一步选择好小组长,第二步制定团队的队名队训,第三步制定小组共同奋斗的目标,第四步制定个人奋斗目标,第五步建立小组内互助、合作的机制,第六步建立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学习知识的储备。
在“自探互教”课堂模式下,学生能否真正自主学习,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概念原理理解不深,自主学习的信心就会降低,自主探究就无法进行。系统学习各科知识,加强知识储备是提高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为此,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扎实的知识功底作后盾,才能真正地开展自主学习。
2.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自探互教”课堂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能否巩固主体地位,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重要条件。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就能做到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重点,自主设计学习方法,自己挑起认知冲突,自己开启对话大门,自己做出学习评价和学习反思。
3.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自探互教”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否长期坚持下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重要条件。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要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听科学”。因此,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要在动手和思维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探索、发现、创新和反思能力。学会运用“观察、调查、提问、查阅、分析、设计、检验、预测、实践、总结、反思”等基本方法,逐步适应多变的学习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坦诚相待、求同存异、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增进友谊、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要培养自己团队合作意识、平等参与精神、交往能力、批判意识等。
- 上一篇:: 自探互教模式策略与实践研究(赵金成)
- 下一篇:: 自探互教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张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