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楚州中学官方网站!
理论研究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沈静)

【内容摘要】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高中生认为语文成绩很难提高,所以对语文不够重视,甚至不感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加强他们对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语文学习变得轻松愉悦,进而转化为学生一生的语文素养。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低效的。本文就试从几个方面谈谈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学生   素养  习惯  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1]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意义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自我发展,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为人的终身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方法和态度,都要使它成为习惯。”我认为要学好语文并把语文内化为素养,关键在于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查工具书的习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读书时要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通过查阅工具书可以养成积累基础知识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因为我们学校实行自探互教的教学模式。我要求每小组至少准备必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一本《古汉语词用字字典》,而学生如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准备些其它工具书。这样在平时的自学过程中就自然养成了独立思考和积累的习惯。

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一直让许多学生做便放弃,其实是个鉴赏题一般都出自“唐宋鉴赏辞典”里面,因此,我就江苏省得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里面的诗词为依据,将其中的诗词按单元整理好鉴赏内容印发给学生,再让学生进行阅读,之后,每位同学就每一篇鉴赏仿照高考题型,出两道题,自己做出答案,我再进行个别辅导,很有实效。

二、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勤读书既要做到,又要做到。精,就是要用心地精读一些与学科密切相关的书,以求得透彻的理解;博,就是要博览群书,摘其要点,采其精华。在勤读的同时还要勤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多阅读能帮助我们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自己喜欢的文章和故事中寻找乐趣、得到启迪;多阅读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阅读的感觉,更准确地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和情感;多阅读能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避免写作时的内容空洞;多阅读能帮助我们调节紧张的学习带来的疲惫,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让我们在感动中学会以情作文。

高中的语文试卷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古文和现代文方面的考题,没有一定知识量的积累,一是读不懂,二是作文写不好,没有思想。所以平时我会安排一些课时给学生自己读书或找一些好的阅读材料读给他们听。光读不记是不行的。我特意做了“如何记笔记”的课件,教学生如何记笔记。这样,一些优秀的学生自然养成了阅读与记笔记的习惯,而另一部分学生呢,我会在小作文训练的课时中安排写读书笔记,“逼”学生读,“逼”学生写,“逼”出他们的想法与见解。除了写,还让他们说,在课堂上,训练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对人物、事件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争论,再通过书籍、网络查找大量资料去寻求答案。

阅读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记笔记的过程就是思考与整理的过程。[3]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中陶冶自己的性情,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富有理想与朝气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良好的做题习惯。

1、要讲究文面。

“书写”早已被列入评分项目,其分值和其他项比较不算多,但它对阅卷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试想,当阅卷老师翻开一份试卷,看到的是隽秀的字体,整洁的卷面,无误的行款格式,心情会何等愉悦。尤其在作文方面,评分上档次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写字,应写规范字,书写字体端正、美观大方.我们每个同学都趁着年轻时利用睡前饭后练好钢笔字,有条件的和有兴趣的同学最好练一练毛笔字.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的外衣。怎样练好钢笔字呢,很简单,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买一本字贴。每天临写一两页,坚持一年半载即可。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不仅能使你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更会使你终身受益。

2、通过习题,训练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虽然重点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其良好的语言习惯、答题习惯也是直接影响得分的重要因素。所以平时除了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训练、人文素养的熏陶外,语文学习还需要科学的方法。答题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解题步骤、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

 语文的阅读题都需要一次性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做题的技巧,也是关键。语文的现代文阅读题一般是按照文章的思路来安排的:第一题常常是关于文章开头的问题,往后会依次问到文章的中间段或者结尾,最后的题目则一般需要你从整篇文章的角度来回答。像一些高考题,可以说完全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设问的。所以当你找不到答案时,可以按这个思路来思考问题。此外,所有的问题一般都是从文章内容、结构、语言、主旨这几个方面来提问和回答的,特别是一些题目问到“有什么好处或作用”时,这几个方面一定要考虑。还有一点,组织语言做答时,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形式:先答理论的标签,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比如,诗歌鉴赏题中回答关于艺术手法的问题,你先应该说明用了何种艺术手法,然后说明它的作用和好处,然后就具体的诗句做分析。这样的回答才算完整。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总结这样的“标签”,例如开头和结尾的作用,比喻和拟人的作用等等。这些对答题都有好处。

就此我在学生中进行了一份调查“你在语文学习中还存在哪些困惑或薄弱环节”,统计下来,竟然是在答题方法和表现手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就此我制作的一份《现代文阅读方法解题归类》的课件,让学生记录下来,再对照一些习题练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答题步骤习惯。

四、切块整理的习惯。

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要准备两个本:整理本和笔记本。我建议同学们将整理本“切块”,即分专题归纳知识点。要想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优胜,就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而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积累过程中的思考,当知识化为自己的时候,才是能够在试题中灵活运用的时候,最终语文成绩才会在努力之后得到真正的提高。

课本是积累的第一阵地。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语文学习的“宗”即为课本。无论是哪一阶段的基础学习和复习,我从未把课本抛开。一篇篇的课文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作用,其实看细了,字音字型、成语应用、写作方法方面都有我们学习的内容。此外,文言文的字词、句式的积累绝大部分是在阅读课本时进行的。现代文主要看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以及书下注释,文言文则要记忆各个文言实、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并且要善于联想,举一反三。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会准备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重要的字词与考点。当我提到时,便让学生随手记在课堂笔记上,课后查阅整理相关内容。

一份试卷评讲结束后,我教他们先认真阅读文言文和现代文。通读文言文,①归纳相关的实虚词和翻译;②如果是人物传记,要了解人物生平,概括人物故事当做作文素材必备。阅读现代文,①加深阅读表现作者思想观点以及向读者传达的信息的内容;②重新看文章后问题,结合老师讲解的答题步骤,掌握答题要点。

一份试卷复习之后,将复习过程中整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切块或记或剪贴到整理本上的相关页面。然后再进行切块复习,反复阅读、记忆。否则如同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当然是没有收获的。

五、记典型例题的习惯。

典型例题的记忆与思考对学生做一些较难应付的题型是非常有实效的。现代文一向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笔者平时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对典型题型的整理与记忆。考前我们重点讲评了两份综合试卷,其中一份是今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其中有一题考察的是句子的作用题,这就涉及到结构和内容主旨两点,因此答题时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得分自然不低。在这次七校联考的试卷中,便考到了这一类型的题目,学生整体答题状况较好。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倍增,也明白了羊城记典型例题的习惯的重要性。

六、制定计划的习惯。

平时学习要制定计划,复习更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但计划不比长篇大论,要注重简单明了,轻重缓急,字数内容在一分钟内读完,因此我给学生提了“一分钟计划”的要求。学生在试行之后都觉得效果挺好,适用又高效。

大的方面的计划制定之后,就要具体落实,限时限量记忆也是高效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高三学习不是考前的临时抱佛脚,而是平时对基础知识的习惯性复习。比如天天五分钟拼音阅读、成语5个记忆等。这样考前就不会因为基础知识的薄弱而慌了手脚,抓不住重点了。

一般考前我会将大的复习提纲列给学生:①整理本中“错题模块”“语言题模块”等;②诗歌鉴赏和现代文的答题方法和表现手法等相关薄弱环节。③再次背诵一遍名言名句。如果时间比较充裕,还可以细分,因为每次考试的考察内容是有一定区别的。然后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符合自己需要的复习计划,再进行个别指导。

当然,习惯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天长日久的熏陶,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当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之后,我相信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理论》       华中师大出版社

[2].《浅议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姜鲁清  

[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版权所有:淮安市楚州中学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4015153号-1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东长街6号    电话:0517-80826868  邮编:223200    技术支持:北京乾坤三人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17号

总访问量:1797744     今日访问:132    日均访问: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