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办报特点
正当全国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却加紧策划发动内战,企图消灭共产党,侵占解放区。华中地处江淮平原,临近沪宁,是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也是国民党反动派重点争夺的地区。
在严峻的内战危机面前,华中分局为了有效的指导华中解放区的工作和斗争,决定出版一份“全华中性”的报纸-《新华日报》华中版(以下简称华中版)。任命范长江为社长兼总编辑,包之静为副社长。华中版初创时为四开两版,从1946年3月1日起扩大为对开四版。一版为地方新闻;二版为地方通讯、批评与建议、经济新闻与读者信箱;三版为副刊,分文艺、教育、新闻工作、财政经济、卫生;四版为国内外电讯。
内战爆发后,反动派大举进攻解放区。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中,华中版几度搬迁,但仍然坚持办报。1946年12月下旬,华中版奉上级指示,北撤山东,开辟新的战场。
华中版创办时,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在办报过程中,华中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继承和发扬了党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纵观华中版的办报实践,有以一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适时发表言论,指导工作和斗争。
华中版创刊不久,华中分局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迅速巩固新解放区,开展了惩办汉奸运动。华中版配合这一运动,于1945年12月14日,发表了题为《抓紧时机进一步发动群众》的社论。第二天,华中版一版头条报道了清江市惩办汉奸的消息。同时发表短评《开展反汉奸运动》,号召“所有新解放城市,都应当普遍而认真的开展反汉奸运动,要使被汉奸们压迫与剥削的人民有冤伸冤,有帐算帐”。为了使这场斗争进一步普遍展开,华中版针对一些模糊认识,在1945年12月20日发表的《发动群众检举和惩治汉好》社论中指出:“有组织的去领导群众惩办汉好运动…这是新解放区巩固革命秩序,进一步大规模发动群众的必要步骤”。社论批评了认为“新解放区人心动摇,秩序紊乱,应安定人心与社会秩序,不应进行惩好工作”的片面思想。12月28日发表的短评中,又提出了运动中应注意掌握的政策界限,对当时的除奸运动进行了具体指浮。紧接着,12月30日刊登了苏皖边区政府公布的实施惩治汉奸条例。围绕发动群众开展惩奸运动,华中版在创刊后的22天内先后发表社论两篇、短评两篇、消息和通讯40篇,有力地指导了这一群众运动,使惩奸运动循着正确的方向,轰轰烈烈地在华中新解放区开展起来。
抗战胜利后,历经战争灾难的华中军民同其他各解放区的军民一样,从心里渴望和平,但是内战危机迫在眉睫。在这严峻的现实面前,必须使解放区军民在思想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内战是不是已经完全不可避免?和平还能不能争取?在全面内战爆发之前,报纸围绕着“和与战”的问题,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
年底,华中版在题为《军民一致奋起坚决保卫华中解放区》的社论中,分析了时局,指出:“要反对认为枪打响了便不会和平的观点,更要反对那种骄傲轻敌太平享乐的麻痹思想”。社论在最后说:“我们需要和平,愿意和平,但和平是不会自流来到的;我们厌恶内战,反对内战,但内战是不会自己停止的”。社论指出,华中军民“只有一致奋起,坚决武装自己,…才能制止内战,只有歼灭进攻者,才能保卫和平”。1946年1月国共停战协定公布以后,华中各线国民党军队继续违约向我解放区进行骚扰破坏。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罪恶阴谋,华中版先后发表《扑灭反动派的野火》《国民党反动派与全民为敌》等多篇社论、短评,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备战与人民为敌的事实真相,声讨国民党军队对人民犯下的新罪行,以此来唤醒人民,不要对蒋介石抱有幻想。5月8日粟裕副司令员就华中紧张局势在报上发表谈话,再次号召华中军民坚决自卫保卫解放区。7月7日,华中版公布了在停战令颁布后的五个月中,蒋军进攻华中解放区的罪行。文章指出:“蒋军进攻次数已达294次,使用兵力在24万人以上,占我城镇61处”。华中版上刊登的国民党进犯解放区、残害人民的大量的确凿事实,使人民逐渐清醒地认识到: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对和平的幻想必须彻底抛弃,只有拿起枪杆,用革命战争结束国民党挑起的反革命内战。华中版围绕“和与战”所进行的一系列宜传报道,在整个解放区的战争动员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卫战争爆发后,华中野战军创造性地执行了毛泽东同志的运动战方针,接连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但是,在战争中,我军也被迫放弃了包括两淮在内的大片城镇和乡村。特别是在战争初期,部队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人民战争的战略原则还不熟悉,运动战的战略思想还不够普及和深入,因此,某城某地的暂时失陷,使一些干部群众产生了急躁和悲观失望情绪。华中版抓住这一思想动向,发表一系列言论,及时地向广大军民解答了战争能否胜利、如何取得胜利,以及战争的胜负是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还是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一些带有普遍意义和紧迫感的问题。纵观这一时期华中版发表的大量言论,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即我军必胜、蒋军必败。从自卫战初捷开始,每当我军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华中版就及时发表社论,热情赞颂我军指战员勇猛顽强,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辉煌战绩,分析阐述我军必胜的种种有利条件。华中版还利用言论,分析蒋军内部矛盾重重、士气低落、许多官兵厌战逃亡的真相,揭示国民党反动派失道寡助,色厉内往的本质。特别是在众多的社论、短评、述评以及领导同志的讲话中,注重宣传毛泽东同志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和战略原则。9月2日《庆祝华中三次大捷》的社论强调指出:“由于我们前方指挥部正确执行了毛主席的战略指导方针,所以能够接连地获得胜利”。社论还通过对华中大捷原因的分析,深人地宣传了毛泽东战略指导方针的具体内容。当我军主动撤离两淮以后,9月25日在一版头条发表粟裕副司令员的重要讲话,指出:“两淮郊外是蒋军坟墓”,“我们的大踏步后退,正是大歼灭战的前奏”。他还说:“我们所进行的运动战,胜负不决定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决定于有生力量的消耗。如果我们的有生力量没有损失,则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正可以分散敌人的兵力,而造成有利于歼灭敌人的条件”。事实正是如此。华中版在一篇社论中以蔑视敌人的气魄指出:“十万蒋军,也仅仅是五个月的时间,就消灭完了!如云烟、如流水,风吹浪逐地一去不复返了!”华中版的言论还针对人民群众中存在的思想顾虑,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宣传运动战的战略思想和原则,使广大军民受到人民战争思想的教育,从思想上解决了谁胜谁负的问题,树立起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两淮是华中的中心地区,与南京只有一江之隔,所以,华中版的言论又是直接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剑。在对敌斗争中,它及时迅速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与欺骗,对反动派的造谣诬蔑予以坚决的回击。
年初,停战令颁布以后,国民党军队强行占据了白浦。为了欺骗军事调处执行部淮阴执行组,反动派强迫一些人谎说国民党军是在停战生效前进驻的。这一骗局引起群众的愤怒,一位老百姓写信给执行小组,揭露了事实真相。对此,华中版发表评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径予以无情揭露。评论指出,“国民党反动派到处以欺骗、造谣、诬蔑来‘欢迎’地执行小组,…可是真相是掩盖不了的。手段无论如何高明,也遮不住老百姓的耳目。正象自浦反动派花了这么多精力布置的假戏,给老百姓一封信就弄得原形毕露,成为‘弄巧成拙’、‘欲盖弥彰’的丑行了”。华中版的许多言论是配合对敌斗争需要而写的。因此,充分体现了革命的、战斗的精神。无论是对敌人阴谋罪行的揭露,还是对敌人造谣诬蔑的回击,都是文辞犀利,尖锐泼辣,爱憎分明,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党性、坚定的立场和战斗的风格。
二、开展积极的报纸批评,及时纠正党内和革命队伍内部的不良作风。
面对抗战胜利后党内和革命队伍内部出现的骄傲自满情绪,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不良作风,华中版及时地开展了批评。创刊之初,华中版就明确规定:《新华日报》华中版可以批评华中任何个人团体机关学校工厂部队。”1945年12月20日“批评与建议”作为华中版的第一个固定专栏诞生了。
为了保证批评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准确性,华中版明确规定了该专栏的目的和性质:“以治病救人同志友爱之精神与词句,帮助各级领导机关及任何团体个人机关学校工厂部队改正工作中的缺点,以求得各方面工作的改进。”同时,还提出了几项具体要求:一、提出意见者必须依据事实,经过调查研究写清具体事情,二、必须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出以同志友爱的词句,不允许有恶意的谩骂和不负责任的夸大事实,三、来稿必须署真实姓名(发表时听便),注明详细地址并签名盖章,以示负责;四、情节重大的必须由单位负责证明。从而保证了批评内容的可靠性。
“批评与建议”中的许多稿件,针对当时华中地区党政军机关和个人中的不正之风、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及革命利益的种种现象,进行了十分尖锐的、毫不留情面的批评。但是,批评的态度又始终是治病救人的,体现出对革命对同志积极负责的精神。这是华中版“批评与建议”专栏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
为了获得报纸批评的最大社会效果,达到批评一人教育大家的目的,华中版在该专栏上多次强调:“被批评者应在该报同样地位根据事实负责答复,并将改正情形在报上发表。”起初,被批评者还不习惯于答复,尽管“一般的被批评者都有所转变和改进”,但改进的情形在报上反映不多。有的虽然答复了,但“答复的态度不完全好”。这些现象都影响批评的效果和批评的正常进行。为此,编辑部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对于带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来稿,编辑部在发表时加编者按,点名要求某部门或某人在该报上作公开答复;对于在报纸上敢于公开检讨错误的团体和个人,编辑部给予鼓励,并大力提倡,使之逐渐形成风气;对于不愿在报纸上公开承认错误,或态度不够好的个别人,编辑部则在编者按中一方面把被批评者的态度公布于众,一方面要求有关上级负责调查事情真相,并将结果在报纸上发表。由于编辑部的不断努力,被批评者的答复明显增多,而且答复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1946年2月25日盐城交通局在该专栏发表的《关于党报发行工作答批评者的一封信》,就是一个典型。
华中版创刊后,由于交通局刚建立,发行工作一时还跟不上,在某些地区出现了“订报看不到报、不能按时收到报纸、发错报纸”等情况,一些干部群众来信对党报的发行工作提出了批评。盐城交通局看到这些批评后,“非常惭愧”,又“非常感激”,在答复信中不仅虚心诚恳地接受了批评,而_且讲到他们为此专门召开了检讨会议,共检查出确实存在的六条缺点,他们还分析了错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这种尊重群众意见,并借助群众的批评帮助大力改进工作的方法,体现了我党的优良品格。它不仅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使广大群众从这里看到了解放区的新作风,密切了人民与党的关系。
华中版保证批评真实性、严肃性、准确性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充分允许被批评者讲话或别人为他们讲话,允许被批评者或他人在报上公开对批评稿件中与事实不符,或不完全相符的地方加以解释和说明。这样的例子在华中版的“批评与建议”专栏的答复稿件中很多,同时也是它难能可贵之处。例如1946年2月4日,读者来信反映淮阴飞机乡第九保保长唐子洪在赈济中“情感用事,亲戚邻居得到救济”,而绝粮的邵、崔、魏三家却“未得到一粒粮食”。为此,编辑部请清江市府“立刻对此事调查”。而清江市调查的结果却证明所批评的并非事实:一、唐保长在九保只有一家亲戚,而其并未吃到救济粮;二、所说绝粮的三家,实际生活水平均在“断炊灾民”之上,根据年关救济发放标准,都不应得到救济粮。这个例子说明,虽然报纸批评要求真实,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又很难做到完全真实。如果批评中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而又不允许被批评者本人或别人答辩,就必然影响被批评者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评,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充分允许被批评者讲话,是正确开展报纸批评、提高报纸批评的社会效果的一个好办法。
华中版在开展报纸批评过程中,对报纸本身出现的错误,也敢于进行公开的自我批评,即使是小错误也不放过。1946年3月18日,“批评与建议”发表了两封读者来信,对淮阴袁集夏区长结婚大事铺张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来稿写的结婚费用是虚抗40万元。虚抗即指法币,是过去苏北老百姓对法币的习惯计算方法。因编者不了解情况,将原稿上的“虚抗”误改为“新抗”,以至出入很大。编辑部发现这一失误后,立即于3月20日在头版右上角显著位置登出了重要更正,详细讲明了产生失误的原因,并公开向作者、被批评者及读者致歉。党报公开作自我批评,不仅小会影响党报的威信,相反可以提高威信。特别在批评别人的问题上,如有差错,及时公开道歉,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华中版在这方面作出了好榜样。
三、运用战地通讯宣传英雄人物,把党报的军事宣传提高到新水平。
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华中解放区成为“人民自卫斗争最严重、最英勇的前线”。华中版大量采用反映革命战争、服务于革命战争为基本职能的战地通讯,以配合前线的英勇战斗。
华中版的战地通讯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紧密配合党报宣传中心,配合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宣传了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华中我军在粟裕副司令员的指挥下,创造了七战七捷的伟大战绩,引起全国和国际的震动和关注。华中版就此展开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八九月间,华中版先后发表了近30篇战地通讯,其中《人在,九头山阵地在》《第二道阻击战的焦点》《蒋军二十六师的毁灭》和《英勇的邵伯保卫战》等,均真实地再现了我军指战员为保卫解放区、狠狠打击来犯之敌的战斗场面和光荣战绩,讴歌前线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和连续作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典型人物为题材的《朱阿大和第九班》《英勇机智的董光继》《英烈的炮手-郭志耀》等等,报道了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他们创造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战地通讯极大地鼓舞了华中军民和全国人民坚持人民战争的必胜信心。在苏中战场上,许多蒋军官兵经我军申明大义,纷纷放下武器退出内战。对这些事实,华中版的战地通讯中也有大量报道。例如《记黄桥解放战》《蒋军五十八师内幕》《现在我懂了-蒋军飞行员马启勋访问记》等等,详细记述了我军在战斗中,运用多种形式瓦解敌军,使蒋军放下武器的生动事实,同时也揭露了蒋军内部的混乱及厌战情绪。8月17日、18日,华中版分别登载了《苏中前线一月》《蒋军占领下的如皋城》两篇前线通讯,作者以耳闻目睹的事实,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给人民带来的战争灾难。通过揭露敌人的罪行,更加激发起人们对蒋军的无比仇恨,从而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杨庄乡人民捉俘虏的故事》《房村区人民是不可征服的》《刚毅不屈的小伊山石民》等文章,真实地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不屈不挠同蒋匪军斗争的情景。华中版随军记者季音在《苏中前线一月》这篇通讯里,记述了在“如南围歼战”中,英勇的民众协助我军围歼残敌的壮观场面。“各乡的民兵、妇女、老头,凡是拿得动锄头钉耙的,都奔涌了出来,这种场面真是太令人感动了,成千成万的群众,成千成万的锄头钉耙,结成了一张巨大无比的铁网,被击散的蒋军是一个也逃不出去的”。这些通讯都充分显示出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同时也表达了华中军民誓死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第二,运用典型宣扬革命英雄主义。华中版曾于1946年9月24日和10月12日两次载出征稿启事,提出:“我解放区军民正进行着神圣的自卫战争,在前线和敌人后方,我军战士及游击部队为保卫解放区与进犯军流血奋战,每天不知发生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在后方,我党政军民千部为前线的胜利而忘我地工作,翻身后的广大农民群众,纷纷奋起参战,热烈地支援前线。本刊任务即以反映这些活生生的具体实例,以鼓励我军士气与教育人民”。从1946年8月至12月,华中版所发表的战地通讯中有一半以上是以典型事例或典型人物为主题的。其中宣传战地英雄、民兵模范先进事迹的人物通讯就有15篇之多,而且多数把主人公的名字做进标题。如《特等战斗英雄袁金生》《女民兵高凤英》《模范排长叶建亭》《铁汉鞠家福》等。这些先进人物当中,有英勇机智,率领两个排俘虏敌军700人的模范排长;有不顾个人安危炸毁敌人坦克的勇士;有六次负伤六次重返前线的战斗英雄;有作战勇敢并积极为党报写稿的战地通讯员;有不顾残疾,带头支援前线的后勤模范;有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民兵队长和游击队员。……这些不同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共同地揭示了一个真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具有高度政治觉悟、不怕牺牲的军队和人民,一定能够打败美式装备的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三,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具体的内容,增强战地通讯的感染力。华中版的战地通讯不仅见报数量多,而且在范长江、挥逸群等同志的言传身教下,注意发挥通讯本身生动、形象的优势,以形式多样的战地通讯感染读者、打动读者、激励读者。从形式上看,除记叙文外,有前线记者的战地目击记,如《苏中前线一月》《人类的耻辱》;有现场访问记,如《胜利突围》《访问郭海波》;有调查报告,如《胜利属于谁》;此外,还有一些短小灵活的形式,如战地速写《英烈的炮手-郭志耀》,战役散记《我又送枪来了》,战斗故事《新四军不穿美国军装》等等。
在表现手法上,这些通讯很注意场景描绘和气氛烘托等等。在结构上,通过倒叙、插叙、夹叙夹议等手法的交叉使用,通过开头结尾的巧妙安排,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季音同志采写的《苏中前线一月》就是一篇佳作。作者将沿途见闻串连成篇,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溶于一体,把事件、人物和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叙述事实、描写场景。对“劫后的灾区”,作者这样写道:“不多天前,那时战事尚未发生,我曾经过鬼头街去林梓,那时还是一个蛮安静的村落,靠公路一家小店能买到糕饼香烟之类的东西,磨坊里的驴子在静静地转着,花20元抗币就能买到一斤头等细面条,可如今是全部平毁了……沿鬼头街北上,没有一幢完整的房子.没有一棵完好的树木和一片干净的土地,呼吸不到一口清凉的没有腥臭的空气。稻田的泥土已在烈日下龟裂,被顽军砍秃的玉米田残破地躺在阳光下,一眼望去,田野里不见一个人影……”。作者笔下那个战前安静的村落与战后的凄惨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作者又由感而发,直抒胸中的愤恨之情:“走在这块受难的土地上,我禁不住热泪盈眶,……蒋介石你这独裁者纵放内战野火,给予人民是多么残忍的无边的灾难呵!人民会记得向你索还这笔血债的”。最后,作者用解放区歌谣《保卫我们的丰衣足食》中的歌词来结束这篇文章:“反动派疯狗样来进攻,打破它脑袋赶它回家!”
包括战地通讯在内的华中版的军事宣传,为自卫反击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陈毅军长在纪念《新华日报》华中版诞生一周年题词中,高度赞扬华中版“一年来完成了苏皖人民喉舌的光荣任务,是值得表扬的。特别近半年新闻工作者的笔与前线的武装配合得很匀称,更值得表扬”。
四、创办《新华副刊》,繁荣解放区文艺创作。
《新华副刊》是华中版各专刊中创办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个专刊。它通过刊登大量反映解放区新人新事、斗争生活等丰富多彩的文字,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在惩奸、土地改革以及自卫反击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范长江同志在《论放手创作》一文中对创办《新华副刊》的宗旨作了阐述,他指出:“新的时代需要解放区出产大批文化艺术作品,以此反映解放区的现实,以此推动全国的民主运动,以此指导解放区进一步的建设工作”。《新华副刊》创办后,刊登了大量反映解放区火热斗争生活的作品。如第一期发表的小说《黑牡丹》,描写了一位“过门不到20天的”新媳妇,冲破封建习俗及家庭阻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故事。编者在编后语《读黑牡丹》中,赞扬这篇小说“全篇充满自由、愉快的新的气氛,这是只有在解放了的‘民主世道’的农村中才能够有的气氛”。这些作品,使广大读者了解到:过去在重重压迫下的劳苦人民,逐渐地在政治上取得了地位,在经济文化上翻身了,正积极地建设美好的新生活。
《新华副刊》作为华中分局指导解放区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于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向题,不是指手划脚地硬性地批评,而是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展开自由讨论。满腔热忱地肯定作者的成绩,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持和贯彻党的文艺工作方针。1946年4月10日、12日、13日,《新华副刊》连载了小说《袁凤》,并为此发表了《编者的话》。首先肯定这篇小说用群众语言和朴素的形式描写一个农村妇女反封建的斗争故事,写得生动活泼。同时也指出,作者在描写有封建思想的人物的思想转变上过于简单,表现思想教育方面不够,过分强调了斗争方式。最后编者提出由此联想到的文艺写作上应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注意掌握党的政策;二、深人实际,更真实地表达群众的斗争生活与思想;三、既要反映现实,更要指导现实。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读者的讨论。4月19日副刊登出力蕤同志的文章《看‘袁凤’想起》,从文艺的指导性与政治性的高度对作品进行了分析。4月26日,《袁凤》的作者也在副刊上谈了自己创作的得失,表示“今后愿从实际出发,加深自己的政策研究与群众生活体验,以更好地从事创作,来反映现实指导现实”。同一天,编者发表热情洋溢的文章,对作者自我批评的精神和今后的决心给予高度评价。
围绕报告文学《山大王-王培坤》展开的讨论,是《新华副刊》在读者、作者、编者相结合,解决真实性问题方面的一次尝试。4.月19日,副刊登出洪崖同志的报告文学《山大王-王培坤》以后,报纸相继收到读者徐震东、建大一班六组谈子文等同志的来信,信中对作品里时间、地点、情节存在的失实之处提出了批评。为了展开讨论,使作者及广大读者从中得出经验教训,《新华副刊》特辟“读者.作者·编者”栏,并登出读者来信与作者复信。作者洪崖在复信中深刻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他说:“我的写作态度,基本上是不踏实、不深人、不从实际出发,只求技术第一,从自己主观方面的想象出发。……这足够证明我对党报不负责任”。他表示,今后要从实际出发,多调查研究,接受这次经验教训。《新华副刊》对此发表了《编者的话》,指出,洪崖同志的报告文学能以群众斗争为主题,并用群众语言来写作是好的。但正如他自己反省的那样,不踏实、不深人的写作态度,给作品造成了失实的后果。但洪崖同志能够认识错误,并上升到对党报负责的高度来认识,这说明洪崖同志前进了一步。编者接着指出,我们刊登读者与作者来信,“是为了提倡‘读者作者编者三者结合’的群众路线。因为它会使作者与编者进一步与实际结合、与群众结合,在三者密切联系中,通过相互批评,特别是自我批评,更踏实地为群众服务,更认真地对党报对人民负责。”
《新华副刊》十分注意培养新一代文艺工作者。为了帮助初学写作的同志提高写作能力,于1946年8月12日特辟“大众创作研究版”,规定该版“主要作为工农同志及初学写作同志研究创作问题的园地”,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水平”。在第一期的“大众创作研究版”里,登出了如皋工农通讯员袁广文同志的《记汪品斋诉苦》和季相国同志的《袁正喜种了十五年田》两篇文章。编者以“原文加编按”的形式,提出了修改意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希望。这样,既调动了大家的写作积极性,也不断提高了解放区文艺创作的水平。
《新华副刊》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锻炼了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这些同志在今天,又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繁荣作出了贡献。应该说,这里面也有《新华副刊》的一份功劳。
《新华日报》华中版从诞生到被迫停刊,经历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曲折复杂的历史时期。它在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和谈与斗争中,在建设华中解放区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党报的重要作用。在华中版诞生周年纪念日,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陈毅、陆定一等领导同志来电祝贺,对华中版的工作以及华中军民取得的辉煌胜利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如刘少奇同志在祝词中指出的那样,“你们的坚持与胜利给整个战局以极大的决定的贡献”,“你们奋战的每一个业绩将载入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一页”。
华中版创办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从党报应具备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四个方面来考察,特别是从继承和发扬党报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方面来衡量,都可以说它是一份成熟的党报。华中版所提供的报纸工作经验,有些对今天的报纸工作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或借鉴作用。(《新闻研究资料》1988年第3期)
- 上一篇:: 日本战犯铃木启久笔供
- 下一篇:: 试论周恩来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