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吴海燕)
一:语文的教学现状
1、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语文课堂仍然重考试轻素养,重练习轻感悟。例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固有的因素,是语文教学截然不可分割的部分。但在家长更多是用分数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更多是用分数来考核一个教师时,教师更多地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考试的知识点的讲解上,考试不考的内容不讲,也不要求学生积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自然更无从谈起。再如由于中考不直接涉及语法逻辑知识,好多学校和教师将中学课程要“淡化语法逻辑”误解为“忽视语法逻辑”,造成初中毕业生不明现代汉语词性;不知短语为何物;对句子(含复句)的基本结构和成分一窍不通;说话、作文语病层出不穷。
2、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仍然有误
面对高考的竞争,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无法与可以短期突击提高分数的数理化相比,也不能和社会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在哪门课都向学生要成绩的情况下,学生不愿也不可能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投人太多的精力、花费过多的时间。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正所谓“学了不会多得多少分,不学也不会少得多少分”,学生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
3、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修养、水平和低下
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并不好,语言积累单薄,甚至要纠正其拼音写法,更别说其他方面了。很多学生对语法一窍不通,更别说文言知识了。初中应该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几乎都要在高中阶段补学。甚至到了大学有些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达不到高中应该达到的程度。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表达语言简单粗俗,词不达意,缺乏逻辑,思维混乱,甚至是错别字、病句连连;更严重的是,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我们的许多学生大脑简单,认识肤浅,没有思想,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缺乏对问题的正确认识能力,缺乏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忧虑。
针对语文在现实教学中依然尴尬的现实,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广大的语文教师必须依据目前的高考模式摸索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
二、语文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1、加强思想引导,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正确认识
作为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人有一定的人际交往才能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便于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有信息的采集、优化和处理能力,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同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还需要一个人有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能力,如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丰富的想象力、健康、健全的个性心理、健康美好的情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而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重属性的基础学科,它以语文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学生通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和优化自己的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和母语的社会交际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领悟作品丰富内涵,发展自己的想像力和审美力,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同时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语文在学生的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教师如果将这些对学生讲明,使其对语文的认识有所改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他们对待语文的学习态度才会有根本的变化。《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觉得今天法语易学,是因为韩麦尔先生“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一番教导,使一向不要学习的小弗朗士明白学习祖国语言的伟大及作用,产生了学好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
2、扎实进行语文积累,改变急功近利的思想
积累本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项成功经验和优秀传统,张孝纯先生曾讲过语文教学的“十五字诀”,其中三字便是“重积累”。华东师大教授巢宗棋先生也曾说:“如果说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有缺陷的话,最大的缺陷就是积累太少。”
语文积累,首先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的识记,强化包括词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生活素材、文学和文化知识等语言材料的背诵和摘抄。“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一定数量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自然就能做到厚积薄发,提高应试能力。但语言积累不等于语言材料的叠加,因为积累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记忆的同时要让学生沉浸到语言环境中去,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诵,使书本报刊上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是语、修、逻、文知识的积累。那种轻视语修逻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建议把它从语文中分出去的看法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的表现。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怎样把握总体意思;一段话的要点、中心句是什么;选择、锤炼词语,使表义更准确;选用辞格使语言生动、吸引人,且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同风格的语体表述不同内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使语言更有感染力;阅读文章要知道它的思路,讲了什么内容,目的是什么,用的是哪种写作方法;写文章交流一种思想或表达一种看法要有条理,内容要求正确,语言要求符合文体特征和人们的习惯。这些都离不开语、修、逻、文知识的积累。
最后是人文素养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寻求人的道德情感的自我完善的意识;建立产生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维护和思考,唤起生命关怀的意识;建立了解并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意识;建立强调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的意识。建立思考生活发展规律及其本质,培养正确、进步的人生观的意识。
3、结合高考实际,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过分追求课堂的“精致”和“艺术性”大可不必,正如居家过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虽然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考试仍然是教学的指挥棒,所以我认为要想改变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还得从考试着手。这几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试题的结构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语文学科的考试形式多样灵活,内容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 。因此老师再怎么讲,也只能是挂一漏万,更不要说教学的课时有限,学生不可能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爱因斯坦说过:“所谓教学,应在于当学生在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而留下的那部分东西。”无论是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形成,还是个体素质的养成,只能靠学生个体主动习得和内化才能获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能沉入文本,感受内容,感受语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提问、讨论、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总结、概括,懂得如何获取需要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获得多种信息的办法,从而促进学生多样性的、有差异性的发展。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成为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促进者,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
4、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构建开放的课堂体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内涵相等”。学生仅靠几册课本,关在学校里每天上一、二节语文课,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课堂体系就是利用课堂主阵地,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材的局限,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材料可以是报刊、杂志;可以是影视作品;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可以是优秀高考作文,从而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语文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语言能力更多是靠人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形成的,教师在每节课中应留足适当的学生训练时间,结合高考知识点,有目标的进行训练。教师要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发现,让他们敢想、敢说,使学生通过多渠道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言感受和运用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例如可以利用各种媒体上的鲜活语言材料进行阅读和思维训练,利用报告会、演讲、辩论会等进行语言训练;利用时事和生活事件进行思想认识能力训练。
同时教师还要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奔向大自然,体味多彩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获得书本里所没有的感受,印证、加深对书本中已有东西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广大的语文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有机渗透“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体系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