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楚州中学官方网站!
教学科研

历史“小高考”的应试策略
黄小元

 

一年一度的“小高考”结束了,成绩也已揭晓,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仿佛回到了“多灾多难”的2009年的历史小高考的年代,那年许多历史老师心情十分沉重,看到自己日夜操劳的的心血白流了,成绩一公布,达A的凤毛麟角,得D的屡见不鲜,接踵而来的是家长压力、社会压力。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历史教师,我经过三年的摸索、实践、总结,我觉得提高历史“小高考”过关率的动力源在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那么,我们教学过程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哪些呢?如何充分利用来提高课堂效益呢?我总结一下两点,以供分享借鉴。

考试说明;深入研究近几年的考试说明,着重明确变化的、新增的考点,同时注意要求

层次上的高低。复习时加以强调,设置相应的题目进行巩固。比如2012年历史考试说明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增加了“理解分封制,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两个考点,那么复习时通过两个步骤进行巩固,如:

1.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理解分封制

1)对象: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

2)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3)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根据考点等级要求设置习题进行巩固。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二.历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应认真研究历年真题,做好以下两个方面;1.对照考试说明归纳已考考点及考点已考角度,重点复习未考考点及分析可考的其它角度。比如:2011年考题中12

19世纪后期,中国的一位社会改革者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位改革者正进行的事件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考查是洋务运动过程,未涉及其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复习时应作为重点,首先强化基础知识识记,其次设置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基础知识:

1)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

2)代表人物主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主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提山“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习题巩固:

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指

A清朝封建制度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
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清朝封建统治 养兵练兵之法

2.通过研究历年考题,分析各大题的题型,归纳实用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1)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它的出题范围很广,历史年代、事件、历史人物、战争、著作、科技成就、名词术语、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都可以编成选择题进行考查。这就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能力。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分为最佳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下面解题技巧介绍如下:

题型

特征

解题方法

最佳选择题

最、根本、主要、直接

排除法、比较分析法

否定型选择题

不是、不正确、错误的

红色标记、 排除法、推理法、直选法

因果型选择题

因为、原因、结果

时间顺序、经济、制度

比较型选择题

相同点、不同之处

审题、联系教材、进行比较

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文字、图表

信息推断法、注意细节

具体介绍如下:

最佳选择题:此类题型在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他选项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其特点是:题干与各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直接最早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解题技法:排除法:即排除表述存在错误的选项、表述不够严密的选项和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比较分析法:即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注意不能入选的选项常有以下的毛病,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等。如: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人民关系的措施是(  )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选D。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这些措施致使美国经济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最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

否定型选择题,就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的选择题,也称为否定选择题。此种题型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解题技法:(1)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

符合题意的选项。(2)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正误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3)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如: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和它的这首主题歌一样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应是(  )

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

B.片名与剧情名实不符

C.“宰相”称谓违背历史真实

D.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

解析:选C。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因而说刘墉是宰相是错误的。

因果型选择题;因果选择题就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该类题型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1)由结果推出原因:题干是果,备选项为因。题干中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是因为”“主要理由”“主要依据”“主要目的等关键词语。(2)由原因推出结果和影响: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题干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解题技法:(1)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一定是因。(2)运用基本原理判断,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因,社会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3)限定词法,即要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长远影响和直接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世界影响、政治影响和经济文化影响等。如:

2010水平测试真题)法国总统戴高乐在20世纪50年代抱怨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即只有他一家可以印制美元,用来进行对外战争,收购法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导致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的原因是B

A.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美苏冷战的爆发

比较型选择题;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作为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的选择题。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解题技法: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四审,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如:

郡县制、刺史制和行省制的相似之处是(  )

最初都是地方行政区划制度   B.其相应机构都直属于中央六部管辖

都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      D.都被其后的历代王朝沿用

解析:选C。刺史最初是中央派驻地方的官员,直接听命于皇帝,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后来这一官职被取消,故ABD错误;三者的出现都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C正确。

材料型选择题是学生考试时感到棘手的一种题型,是材料解析题迷你版的改头换面。它的特点是在题干中引入新材料(文字、图表),创设新的问题情景,然后设计出备选项。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解题技法:(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的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如: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解析:选A。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材料强调“为学有三要”,表明德清禅师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2)判断题:判断题是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的三大题型之一,在试卷中所占比重为10%。虽然这部分内容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但学生模棱两可,失分现象比较严重。0711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的判断题按错误类型进行归类:张冠李戴型、用词不当型、时空错乱型、概念模糊型、颠倒黑白型、因果倒置型。比如:

张冠李戴型:

1.(2011•江苏•31)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名存实亡,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2007•江苏•33191711月(俄历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3.2010•江苏•32)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思想。

解析: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思想是《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用词不当型:

1.2009•江苏•32)古代中国小说产生于明清时期,右图邮票中的故事取自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三国演义》。

 

2.(2010•江苏•34)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的标志。

3.2011•江苏•35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随之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解析:古代中国小说蓬勃发展于明清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雏形的标志;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主观题:主观题的关键是强化回答的准确性。我们要关注6年来非选择题依然没有考过的历史内容,这些区域往往是主观题考查的重点。如2012年江苏历史考试的第36题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史;第37题考查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史,这两道主观材料题的考查就弥补了5年来这两块区域历史知识点没有考查的空白。如,历史必修二2007-2011年一直没有出大主观题的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4课、“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主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10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213课,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021课)。历史必修三2007-2011年一直没有出大主观题的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习西方”主题)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部分内容。

3.总结小高考试卷题目命制规律,为复习所关注,下面结合2012年历史小高考试卷一点规律以供2013年高二历史小高考复习关注。

1、近几年江苏历史小高考历史命题内容的取向大致相似,基本按照考试说明的内容比例分布的。2012年历史小高考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分布从题型来看:客观题70分,主观题30分。

从教材来看分值分布:必修一、二占有的分值要高于必修三,见下表1

 

历史(Ⅰ)

历史(Ⅱ)

历史(Ⅲ)

测试说明分值要求

40%

35%

25%

2011年历史测试卷

40%

37.5%

22.5%

2012年历史测试卷

43%

32%

25%

每年考试说明里都没有明文要求中外历史的知识分布比例,但命题组内部已经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惯用规则,中国史占有比重大。2011年历史小高考总分100分,中国史68分占总分的68%,世界史32分占总分的32%,中国历史占有的比重接近70%2012年历史小高考总分100分,中国史65分占总分的65%,世界史35分占总分的35%,这对2013年历史复习有一定借鉴价值,具体见下表2

分值分布

选择

判断

材料

简答

分值汇总

中国史2011

2244

24

220

68分占总分的68%

中国史2012

2040

36

219

65分占总分的65%

世界史

2011

816

36

110

32分占总分的32%

世界史

2012

1020

24

111

35分占总分的35%

2、历史主观题的考查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关注6年来非选择题依然没有考过的历史内容,这些区域往往是主观题考查的重点。如2012年江苏历史考试的第36题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史;第37题考查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史,这两道主观材料题的考查就弥补了5年来这两块区域历史知识点没有考查的空白。如,历史必修二2007-2011年一直没有出大主观题的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4课、“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主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10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213课,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021课)。历史必修三2007-2011年一直没有出大主观题的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习西方”主题)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部分内容;

32011年试卷对考试说明中新增要点、能力等级要求提升的内容成为命题者格外留意的新天地,可2012年历史考试却提醒我们不要过多关注历史今年新增的历史考点,历史考点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老考点不考了或者少考了,新考点一定考得比较多,要格外给予关注;

4、历史知识的考查并没有回避当前的社会热点,历史考查热点是比较隐晦的,并没有政治学科考查那么直白,历史热点的考查也是有取舍的,过热的反而给于回避。

充分利用考试说明和历年真题,提高课堂效益是提高“小高考”过关率的动力源。而作为冲A的学生来说,还要注重后期学习的策略,总结如下:

第一,整体策略:1、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答案条理化;条理内容要点化。2、学生为主。3、课堂结构:提问——结构化(线索、纵横牵连)——问题——解答——训练。

第二,具体的复习对策:

1、要充分运用历史图片、地图、示意图等,深化、活化、具化教学内容。

2、注意历史概念、同类事件之间的对比性理解和演变进程,如:“二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的比较、 代议制;分封制与郡县制、古代选官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各自思想主张、理学与心学、雅典三位政治家的改革、秦汉不同的牛耕技术、军机处职能的演变的实质。科举制在唐、宋及明清时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演变的趋向是什么?近代以后,在人才评价和培养模式上方式了哪些变化?为何会有这些变化?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特征、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工业化、农业化政策等等。

3、依据时间特征等要素掌握历史事件的归属,一一对应,如:科技、文艺类内容、古代政治制度的归属、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几个阶段;各思想家的主张;条约内容、国际关系中重大事件的时间归属等等。

4、注意对教材中的历史结论进行深刻理解。

5、历史时间的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依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同类事件的先后顺序。

6、要深刻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掌握必要的历史时间;抓住本质。如:宗法制:礼仪文化的符号象征。秦朝朝议制的实质和影响。三省六部制的评价。男人就是城邦等等。

我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总比失望多!一分耕耘未必就有一分收获,但是不耕

耘肯定没有收获!只要耕耘就一定有收获!一分耕耘有可能不止一分收获!让师生一起努力到最后一刻,创造“小高考”辉煌的成绩,为高考增加砝码!

版权所有:淮安市楚州中学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4015153号-1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东长街6号    电话:0517-80826868  邮编:223200    技术支持:北京乾坤三人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17号

总访问量:1797744     今日访问:132    日均访问: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