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材料之五:班级特色活动建构与班主任思维品质提升
江苏省周恩来红军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班主任培训材料之五 2019年12月23日
班级特色活动建构与班主任思维品质提升
班级活动是班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很多班主任都重视特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但对班级特色活动缺乏清晰的认识。我认为,班级特色活动应该凸显“班级”特色而非活动本身的形式特色;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所建构的活动是否基于班级现状、学生特点而创生,是否与班级日常生活融通关联。这些都离不开班主任高品质思维力量的介入。与此同时,组织建构班级特色活动的过程,也可以促进班主任个人思维品质的提升。
一、班主任主动开放性思维是班级特色活动的源动力
班主任主动开放性思维是班级活动创新的源动力。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认为,班级活动创新的基点之一在于发掘活动的持续性价值更新。此观点为“班级活动创新”指明了方向。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班级活动中实现活动的持续性价值更新呢?我认为班主任要具备以下两种意识。
(一)常规活动与班级特色活动融合意识
以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为例。运动会一般分为开幕式上的班级风采展示和各类田径项目比赛。同一班级在不同年段展示班级风采的独特性如何体现?每年的运动员选拔方式及宣传、后勤、啦啦队等保障组织如何形成并运作?其实,这里面潜藏着促进学生发展和心灵内省的多种契机,班主任只要善加利用,就可以把学校常规的校级运动会变成班级学生发展的节点性特色活动。
我曾经把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与班级社团活动展示有机结合起来,每年的运动会开幕式都是当年我班体育社团的一项集体项目展示:三年级,我班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展示的是“玩转呼啦圈”,四年级展示的是篮球社团设计的“街头篮球”,五年级展示的是“拉丁舞”,六年级展示的是学生自编自导的“街舞”。
这样我就把学校常规活动与班级特色活动较好地结合起来。即便没有成型的社团活动展示,我也会考虑今年运动会的班级风采展示与去年运动会的班级风采展示和班级全体学生在运动会上的不同角色,可以有哪些持续性发展;每年的运动会结束,我都会针对学生在运动会上所承担角色的不同表现以及展示的精神面貌和整体技能水平,思考在接下来的班级常规工作中可以设计哪些跟进性的对应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创新活动的价值。循着这样的思维模式,班级活动自然有持续性的价值发现与生成。
(二)活动延伸性价值开发意识
无论是校级常规活动还是班级特色活动,要想持续发展,自然离不开延伸性价值开发。下面我以班级体育社团活动的特色项目——定向越野活动为例,来谈一谈如何开发活动的延伸性价值。
我班体育社团成立于2017年春。成立初期的目标是通过周末趣味体育活动,提高班级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家长轮值陪伴孩子运动,在过程中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通过小组对抗性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体育社团经过几轮小组模拟游戏之后,选取了适合低年级小朋友集体活动的大沙河公园,在里面进行首次定向越野赛。
第一次活动组织有序,但家长过于包办,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基于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展了第二轮定向越野赛。这次我们有意增加学生的全程参与意识,从组长选举、小组组建到活动总结等,均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参与。第三轮活动,我们邀请邻班共同开展活动,让学生多了与平行班级学生和家长之间互动交往的机会。第四轮活动,我们将学生分为参赛组与评价组,让学生在角色置换中得到新的体验,得到更多的锻炼与发展。
这种延伸性活动设计主要来自每次活动后的反思重建及经验重组。不管任何活动,只要班主任有心,都可以从中找到新的生长点,让活动得以持续性发展。
二、班主任整体结构性思维是班级特色活动的支撑力
班级特色活动的本质意义,是“追求一种学生发展、充满生命力量的班级形态”,而非简单的形式创新。因此,在实践中,班主任不能只注重括动形式的创新,而弱化活动的内在教育性价值追求。否则,易于把班级创新活动演绎成一个又一个形式新颖、夺人眼球的散点式活动,缺少班级发展的全局视野,纵然形式新颖,也难以形成持久的教育影响力。班主任整体结构性思维主要体现在班级各类活动的关联性考量及资源整合层面。
(一)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主题序列建构
以我践行多年的“四尊式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主题活动开发与实施”为例。不管接手任何一个班级,我都会基于学校公民教育大背景,围绕“尊重”这一凸显公民素养内涵核心,形成“四尊”班级文化模式,即“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外物、尊重规则”四个维度,根据当下学生们的实际成长需求及班级发展阶段目标,确定对应主题的班级活动。
例如,我曾接手一个全校闻名的“双差”班级,经过了解,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因种种原因自信心严重不足,“破罐子破摔”的状态极其严重。为此,我选择将“尊重自己——激发学生内在自信”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如何一起努力建设一个更好的班级,进而确立班级愿景;岗位建设上突出小组共同体建设,班级事务“打包自选”,共同承担,让常规工作成为每个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源;搭建活动平台,共同策划,通过“每月才艺展示”,促进学生展示个人风采和团队风采;创新班级激励性评价机制,引导学生通过“我为同学找优点”“个人好习惯银行”等多种方式,在自评和互评中,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班级氛围。
这样的综合考虑,围绕着班级文化核心目标,不只解决了当下学生存在的行为问题,更从班级凝聚力层面促进学生在“做事”中学会“做人”。通过多维层面的综合建构,让孩子们在心中种下这些精神因子:“我能行”,激发其尊严感;“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激发其班级认同感;把“我能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作为班级共同的价值追求,激发其自信心和责任感。
有了上述宏观价值定位,班级在这一特定阶段所开展的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类家校协同开展的校内外活动都会指向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不到一年,学生风貌就有了明显的改观。
(二)基于活动组织本身的整体建构
班级任何活动的开展,都会涉及大量资源的调动,以及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各种关系的处理、各类问题的解决等。一个班主任是否能够在活动之前通盘考虑并在过程中系统兼顾,直接影响着班级特色活动的实际效益。具体体现在活动前期的策划设计、过程组织实施、后期评价反馈等几个环节的结构性思考定位及过程中的随机调控。
作为班主任,总离不开配合学校开展相应的活动。以我们学校号召开展的义卖活动为例,如果班主任不做义卖环节的结构性思考,不深入考虑义卖各个环节学生介入程度及所得到的锻炼价值,而只是被动参与,只为后续提交一定的义卖“款项”,班主任就不会从义卖活动本身做整体布局和推动。
反之,如果班主任想借助义卖契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义卖活动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次节点活动,班主任就会引导学生全盘准备。比如,义卖活动前不只是简单布置学生准备“义卖物品”,而是组织学生周密策划,包括了解“买家”兴趣、调查“市场行情”、建构班级义卖组织、准备各类相应宣传……这里不仅涉及资源调度,也关乎着学生在过程中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等等;在正式义卖活动中,我会密切关注学生根据策划方案所实施的情况,包括每个人的角色承担情况,同学间的协作情况,学生在义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财经素养、与人沟通能力、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等:义卖活动结束后,除了统计义卖款项,我还会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包括组内总结、小组与小组的比较性总结,让学生充分总结得与失,形成重构性修订方案。我还会根据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设计对应的主题班会深化学生的认识。
如果班主任对一次活动能从策划、实施、总结这几个环节出发,整体调控、组织学生的参与行为,那么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会变成促进学生成长的契机。
(三)基于班级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
我们开展班级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班级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这里的整体发展包括身心素质、情感培育及基本技能。这就需要班主任对班级特色活动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及对学生成长的不同维度平衡兼顾。
首先,要均衡兼顾不同的活动内容。一般而言,学校都会从学生“德智体美劳”不同层面阶段性地组织相应的活动。借助学校活动,我会在班级搭建多种平台,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适时“扬长”。同时,我也会针对班级学生需要发扬光大的地方;有意识地多组织一些与学校活动相同类型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补短”。比如,对于策划能力薄弱的班级,可以把活动重心放在“前期策划”上,在之后的实施和总结阶段,就围绕着“策划”时的预案和达成度进行针对性总结强化;对于协作性不够的班级,则可以在某个阶段强化小组的分工合作。
其次,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内在参与性和整体发展。学生资质各异,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长,是班主任应该恪守的育人原则。班主任需要创造新的参与机制,让学生在不同活动内容和活动组织中,获得对应发展。以我开展的“你好,寒(暑)假”活动为例,在探讨假期生活变革中,除了作业形式的变革外,我还注重调动家长和社会力量,以“亲子作业”“社会实践活动”“生活技能小项目体验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到假期生活变革活动中来。这种活动以“假期变革”为杠杆,“撬动”学生内在的参与意识,以各类特色活动替代单一的书写作业,让孩子们在假期生活里提高生活技能、参与社会实践体验、亲近自然、多维观察探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
三、班主任综合融通性思维是班级特色活动的生命力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班级特色活动价值的深度开发,离不开对“活动的改造与改组”,离不开班主任对各种资源整合及活动过程中关系融通性的思考。
(一)学科融通
任何一项班级活动的持续开展,一定是对各种资源的充分整合,期间自然离不开学科间的整合。我们综合分析优秀班主任所开发的班本特色课程,不难看出均是学科融合的“集大成”者,而结合班主任自身的学科特点组织对应的长程特色性活动更易于向纵深发展。
比如,我班的“博物启蒙”班本课程,始于学生与自然世界的疏离。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小动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其基本习性,教学生记录自然笔记,到后来小组探究性学习;从个体观察体验式学习到成果展示到班级环境布置(如生物角、作品栏等),均涉及科学课、美术课、数学课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把小组建设及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正因为有了与多学科的高度融合,此课程的年段目标才得以日渐明显,实施过程也才有了推手。
(二)家校协同
班级主题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家校协同。班主任要善于整合家长的力量,携手开发特色性活动。我在前面提到的体育社团、班本课程等,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或许在没有序列性活动建构的班级里,也不乏家长参与或组织的各类活动,不乏家长提供各种教育资源,但这种缺少整体建构的活动易于散点式呈现,缺少内在有机联系,持续性价值更新不够,活动的育人价值则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三)多维交互
富有生命力的班级特色活动一定会关注如何促进学生的多元交往。班主任有了综合融通意识。在组织活动中就不会只关注“事”,更会关注到“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就会尽量去考虑除了班级学生内部交往之外,努力促成跨年级、跨地域的结对交往,为学生提供与同学家长、与社会人士的多元交往互动的机会和平台,学生因此获得与人共处的人际交往能力。
近十年来,笔者都会通过特定的活动让班级学生与同年级或不同年级的部分班级建立比较持久的联盟关系;为每一届学生寻找一个远方的对子联谊班级;也会通过班级内部活动促进学生与科任老师、与其他同学的父母等主体建立各种联系……事实证明,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也是常态学习生活中体验不到的。
总之,班级特色活动的主题建构不仅体现着班主任的价值取向,也考验着班主任的融通建构能力。班主任一旦有了基于学生全面成长追问班级活动背后的价值意义的意识,有了对学生基础现状做科学理性判断与把握的能力,有了系统规划、长程设计、综合融通的班级活动开展视角,就能更好地在班级特色活动实施、推进中不断发现、发掘、整合、融通各类有效教育资源,实现班级、学生和班主任自身的综合发展。
江苏省周恩来红军高级中学德育处
2019年12月23日
- 上一篇:: 我校召开主题班会观摩暨期终德育工作会议
- 下一篇:: 我校举行主题班会公开课观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