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楚州中学官方网站!
教学科研

楚州区微型课题申报、评审书
高冬

 

(一)、基本信息

课题

名称

旨在培养学生人格的高中语文作业形式多样化设计方式研究

职务

教师

单位

楚州中学

主持人

高冬

学历

硕士

职称

中二

手机

 

(二)、研究设计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心理学上定义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相当稳定而不变的特质,包括思考、情绪或行为等。本次研究主要是采用近年来被称为心理学革命的“大五人格特质说”包括:良好的外倾性、情绪的稳定性、思维的开放性、性格的随和性和行为上的尽责性。这五个重要的衡量方面。

2、语文作业形式多样化是针对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人认为作业就是“题海战术”,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实际上作业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的强化”。所以设计形式多样化的作业就是要把作业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上,把作业设计成多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作业的设计应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鼓励学生自布或自编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的全过程,变作业“要我做”为“我要做、我能做”的事情。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关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研究

杜威从生物化心理学理论出发,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上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冲动和智慧等天生心理机能的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的过程。因此以“活动教学”的形式来促进儿童心理的完善。实质上也是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培养儿童的人格。

兴起于19世纪末的“新学校运动”就是要培养有开阔眼界、现代科学知识、善于应变活动和组织能力、会思考的头脑、强健的体魄和灵巧的双手、自由发展的个性和勇气等。法国社会学家狄摩林在参观过当时的雷迪学校,他盛赞雷迪的实践“是在更能适合社会生活所需求的教育化中开新纪元”。认为这所学校在培养“完人”的发展“个人圆满能力”的重要教育目的实施方面有着与众不同之处。1921年由菲利耶尔倡导的“国际新教育协会”规定了几条基本原则,其中就包括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个性和精神能力。1942年该协会又通过了“儿童宪章”宣告:任何儿童的人格都是神圣的,所有的教育制度应该以儿童的需要为出发点。这也是早期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最好诠释。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在这里也得到了体现。

1911年在德可勒利的推动下“儿童学”理论初步形成,该理论极力宣传重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研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普遍的运用。接着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探索儿童心灵的秘密。

以凯兴斯坦纳为代表的德国教育家结合当时欧洲各国“新教育”迅速发展的总趋势,提出以“性格陶冶”为主旨的“公民教育”他还一再表示,“性格陶冶”实为教育的主要问题。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可以通过“语文选读和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还有较深的历史去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问题及国家任务”他提出:性格陶冶主要要求发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意志力、判断力、精细性和自奋性,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心理品质而服务。

要素主义的核心人物巴格莱提出发展儿童“心智”的重要性,并认为这种发展也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完成的,也肯定了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重要作用。

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永恒的人性”通过完备的知识体系来锻炼学生的“永恒人性”这种在系统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人性的养成,也是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

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还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学生“自我生成”也就是学生人格养成的过程。还提出“课程和教学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即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人性发展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育在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教育在人的形成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紧紧围绕这个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者一定要和儿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要通向孩子们的心灵。在他常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中不难发现。他始终和孩子的心灵发展保持一致。使学生的智力、健康、思维、情感、兴趣、劳动能力全面和谐发展。他的日常教学目标也是围绕实现这些培养目标而设定的。他是真正把学生当成一个有生命个体。形成学生的健全的人格。还给学生一个统一的、丰满的精神世界。让儿童有一个广阔的心胸和各方面的素养得到高度和谐发展、并反映内心生活的精神风貌。

把人格培养与学校教育结合到一起,从19世纪末的“新学校运动”一直到现在。不同的观点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实践着自己对人格的理解。这些学校教育的不同方式受到当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的近代教育带有明显的回归人性的影响,当然这是受到文艺复兴以后对“人的主体地位突出”的影响。前苏联的教育家更多的是从思想道德教育中来培养学生的人格。这也和两次世界大站前后苏联所遭受的战争侵害有关。作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培养公民的标准应该是遵循马克思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

2、国内关于人格教育研究现状

叶澜认为教育应该是回归生命的教育,教学目标就应该是以这样的目的作为设定的标准。

燕良轼认为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必须有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就是要体现受教育者生命的价值。超出了这个界限,要么是训练机器人,要么是知识杂乱无章的堆积。要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的生命价值,必须实现这样几个转变:即预成性目标向生成性目标的转变,外在目标向内在目标转变,精确目标向弹性目标的转变,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转变,行动之前的目标向刑种之中目标转变,结果性目标向过程性目标转变,可认知性目标向可认知性、可体验性和可行动性结合转变。在谈到创新教育时,他认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人格操守是事业上可靠的资本。对创新素质来说最重要的人格特征主要有责任心、自信心、宽容性、独立性、坚韧性、合作性等。

而张楚廷认为教学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将康发展,为了青少年,这是最直接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教学是为了人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使人更加的有价值。这也是人格的“大五因素”所包含的内容。那么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体贴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最终又以学生的发展来检验其教学效果。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冯建军在论述生命教育课程时提出教学不仅传授学生生命的知识和生存的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生命的意识和生命的情感,进而养成对自己、他人、社会乃至人类其他物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具体来说:①认识和了解生命特性和发展规律,认识生命的可贵等 ②能够不断进行生命的自我体验和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惜生命的讯在,体悟生命的意义并把这种情感惠及他人。③能够积极乐观地生活,与他人健康地交往,勇敢地面对挫折,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正确实施自己的行为。

张文质在开展了一系列生命化教育实验过程中认为教育要呼唤人性的回归、人道主义、对人的生命真挚诚恳而又细致的眷顾。教育应该是慢的艺术。教学目标应该是开放性的,目的都在于促进人的眼界、学识、精神世界的开放。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目标下学习知识。教学形式应该是教师选择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能使得学生老师反躬自照,回到自身并完善自身。

李家成提倡让学生“自我指导的学习”,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行为——智力的、情感的、社会的、身体的、学术的、心理的行为。这样及触及到了学校教育的深层内涵。学校成为形成这些变化构建的场所。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就有应该适当的变化。

朱小蔓认为教学就要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感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国内外的学者都普遍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学生主要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校教育的责任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学生人格特质的培养是激扬生命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才能使教育具有教育性,而不是简单的教授和学习。教学目标的预设就应该充分体现学生人格的培养。虽然社会大背景对于学生健全人格不能忽视,但是教师应该有这个责任使学生在愉快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使我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真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符合党的教育方针。

3、国内关于作业形式多样化的研究形状

吕映珍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提出作业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的强化”。

谢红新、杜爱云 《语文作业设计的三个要点》中提出改正作业就是学生必做的一种反思作业,每学完一课后,要引导学生自我复习总结,制作知识结构图表。或者,让学生自己出一份测试卷,交换做,交换改。另外,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反思:①学习方法,②学习习惯,③学习状态,④学习效率。通过反思,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目的。反思也是人格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只有会反思,才能使学生产生一个心理上的内驱力。学生才会产生自发的上进心理。
   
李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中认为新课程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外探究作业是语文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类型。课外探究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学生根据所学语文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②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处理后,把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留给学生,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一周或两周完成,最后写出探究报告。③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选出优秀的探究作业。教师选取其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课下完成,并在课上交流探究结果。

张廷凯 《新课程设计的变革》中谈到不少中学生不太关心国家大事、科技的发展动态、社会热点甚至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学生就会逐渐脱离社会,获得的信息也相对狭隘,而且由于生活圈子狭小,人也会变得冷漠。为了使学生能多接触社会,学以致用,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调查型作业,让学生步入社会进行调查。

杨芳 《活化作业设计的四个角度》中提到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和语言对一个中心主题、观点、问题或实际经历进行考察的知识获得与作业过程。

 

三.研究理论基础

   

研究者基于对人格理论了解,以及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关于课堂教学的理论、语文

作业设计的教学原则等理论来开展研究。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搜集资料、调查、实际操作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学生人格特质的培养做研究构建符合高中语文教学规律的多样化语文作业设计方式等新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形成健康人格。

五.研究活动安排

  

1、研究方法:文献收集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实际操作法等

2、研究时间:(2012——2013

3、研究对象: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普通教师的教学案例、文献资料、所教班级学生

4、技术路线:从国内外有关的资料研究入手,通过对文献研究掌握国内外的现状,撰写文献综述

通过对教学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运用于本班学生学习过程中

设计论文框架

撰写论文

六.预期研究成果

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以改善学生人格的高中语文作业形式多样化的设计论文。

(三)、评审意见

1.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2.区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填报说明:

1.微型课题申报对象是教师个人,即由教师个人独自承担申报、研究和结题等工作。

2.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主要是某学科教学或班务工作中的具体的操作性、实践性问题。如:形成小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研究,小学生看电视的有效控制研究等。

3.微型课题研究主要工作流程:申报立项——开展研究(现状调查、文献分析、实践探索、理性反思)——整理研究成果——结题鉴定。

4.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突出实践性,包括:①结题报告②教学研究展示课或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育案例、课件、自制教具等。定期向全区推介优秀个人及其优秀成果。

5.微型课题研究申报立项每年1次,研究周期一般为一年。结题可以是现场结题、会议结题,也可由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根据选题集中组织结题鉴定。课题结题,颁发区级微型课题结题证书。

6.申报市级以上课题者必须参与过区级课题研究,或主持微型课题研究,并完成结题鉴定。不能按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两年内不得申报新课题。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

版权所有:淮安市楚州中学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4015153号-1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东长街6号    电话:0517-80826868  邮编:223200    技术支持:北京乾坤三人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17号

总访问量:1797744     今日访问:132    日均访问: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