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楚州中学官方网站!
教学科研

淮安市楚州中学 微型课题申请·评审表 (2012)年度
张静

淮安市楚州中学

微型课题申请·评审表

2012)年度

 

课题名称: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实践研究

学科分类高中数学                         

课题负责人张静                 

负责人所在部门楚州中学数学组                    

填表日期2012年3月6                   

 

淮安市楚州中学教科室

 

课题名称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实践研究

负责人姓名

张静

性别

出生年月

1981.11

学历

本科

   

高中数学

职称

中学一级教师

职务

高中数学教师

电话

 

所在部门

高二数学组

E-mail

 

课题组主要成员(限6人)

 

课题核心概念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设计理论都把问题解决作为建构性学习的基本策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此问题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思维发展过程,提出了抛锚式教学。

问题教学法最先是由原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后经有关专家补充完善,现已成为一种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发展性教学的高级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需要教师系统地设计一些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已确立的科学结论最优化地结合起来。问题教学法以当代思维科学为依据,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问题解决方式可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合作研究式、自主探究式等。

研究目的

从目前中学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手段还是比较落后、僵化,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校教育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苍白无力,学生的思维潜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问题情境或氛围,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激发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在新课改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

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研究和形成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操作模式。

教师行为:创设问题情景——指导问题解决策略——鼓励与引导。

学生行为:明确问题——激发探究欲望——自主、合作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与策略。

师生共同行为:评价——反思——归纳。

2、具体研究:

1)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素、类型。

2)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指导策略。

3)问题解决学习的类型和方式。

4)问题情境创设效果的评价。

5)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情境创设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的方法

1、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对差生要有计划给予帮助,让他们在课堂上有事可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要求教师将学生从旧知引向新知或从现实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新问题。

5、设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研究过程

具体实施过程

1、问题情境创设的类型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巧设疑问,走进生活,设计游戏,巧用故事等。

2、问题情境创设的模式

   学则须疑,疑则引思。一年中我们主要以“创设情境提出中心问题——激活旧知——充分展示——尝试应用”即“设疑——激疑——质疑——释疑”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具体体现如下:

3、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

 4、问题情境创设的作用研究

    教师的""是为了学生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是靠创设诱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上来。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预期最终成果

□专著      □研究报告  □√研究论文

□案例设计  □课堂实录  □现场教学    □其他

预期鉴定时间

20121220

学校意见

 

填表说明:

1.本表A4纸打印报送一份,同时发送电子稿到czzxjks@163.com邮箱中。

2.预期最终成果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含专著、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案例设计、课堂实录、现场教学等。

版权所有:淮安市楚州中学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4015153号-1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东长街6号    电话:0517-80826868  邮编:223200    技术支持:北京乾坤三人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17号

总访问量:1797744     今日访问:132    日均访问: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