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楚州中学官方网站!
学术研究

苏皖边区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与借鉴

 摘要:苏皖边区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坚持初级教育为基础,普及民众教育制度;坚持职业教育优先,实现教育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立足辖区区位优势,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倡导多方参与,民主办学;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思想素质。这些政策措施使苏皖边区政府的教育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和从有到强的转变。其主要借鉴:构建教育管理模式应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扩大办学规模必须与质量立校相结合;优化师资结构、学校布局应立足于实践的前沿阵地;体现教育为人民的宗旨。

  关键词:苏皖边区政府;教育政策

  1945111日,苏皖边区政府成立后,颁布一系列政策法令,提倡民办学校,保障学术研究,优待专家学者,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苏皖边区政府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当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苏皖边区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政策措施及其成效

  苏皖边区政府自1945年建立到1947年撤销的两年时间里,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为辖区其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坚持初级教育为基础,普及民众教育制度。苏皖边区政府建立以后,针对辖区内民众文化知识水平低及由人民生活水平低造成的失学率极高的现状,通过诸多政策大力发展初级小学、初级民众学校与高级小学、高级民众学校。其中,初级小学主要培养“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小公民”[1]174,初级民众学校则主要“开展成人教育,培养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新公民”[1]175。初级民众学校、高级民众学校“不定期,采用分组流动教学制度为主,抽空实行集中教学为辅”[1]114。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边区国民教育蓬勃发展,据1946年初统计,全边区有小学10000多所,大部分为公办民助,还有5万多个各式各样的群众学习组织,如民校、冬学、成人夜校等[2]115。国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为提髙民众素质、强化基础教育奠定了基础。

  第二,坚持职业教育优先,教育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边区政府辖区内的城镇、乡村经济落后,民生凋敝,要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困难很大,且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因战争、疾病等因素损失殆尽。为了短时间内培养出尽可能多的技术人才,边区政府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一是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相继建立了华中医科学校、华中军医学校、华中畜牧兽医学校、苏北财政学校、苏皖邮务学校、建淮工业学校、淮北工业学校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方位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二是针对抗战刚结束,根据地管理范围迅速扩大出现的严重“干部荒”问题,坚持干部教育重于成人教育。在“放手开展新的干部教育,发展新的群众教育,以适应目前实际斗争与建设需要”[1]173的同时,坚持“干部教育逐渐走向正规化,并有计划地开展经常的在职干部教育”[1]176。职业学校与干部学校互为补充,为边区政府的统治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也为解放战争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

  第三,立足辖区区位优势,整合高等教育资源。苏皖边区政府所在地清江市位于辖区中心,为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条件。辖区政府以培养区级、县级以上干部和各种较高级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设师范学院、文学院、医学院、社会科学院,并视实际需要建立系科。仅1945年一年时间,全边区8个行政区仅中等以上学校就创办了94所,包括一所建设大学,一所工专,两所军事学校,六所师范学校,一所医务学校,一所新闻专科学校,六所综合性干部学校[7]。特别是华中建设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经济学家何封、哲学家李仲荣、历史学家刘力行、数学家孙克定、画家胡考、音乐家章枚等都曾在校任教。学校分设“工、农、文、医、师范、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主要吸收解放区内外的青年知识分子,培养边区建设的专门人才”[7]118,为革命事业输送了无数干部,郞家华、芮杏文、周克玉都出自该校。此外,19462月创设的苏北教育学院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资及文教行政干部为目标。学院主要开设了“中等教育系,教育行政系两个专业,前者以培养中等学校教职员为目的,后者以培养边区教育行政干部为目的,半数自由投考,半数由各专署负责保送或抽调,毕业后保证遣回至少五分之四的名额回原保送机关分配工作”[1]143。而且实行“学费全免,膳费公给”,毕业后由学院“介绍至原籍专员公署或由边区政府教育厅分配工作”。

  第四,倡导多方参与,民主办学。19462月颁布的《苏皖边区政府教育工作方案(草案〉》明确指出,边区教育要贯彻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学用一致精神,以民主教育为中心,培养群众观念、民主精神、民族意识。同时,在办学过程中,为了体现民主思想,新办的民办学校要组织校董事会进行管理,校长、职员由校董事会聘请。在学校管理中,要求实现政府与群众的双重领导,政府领导主要指通过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发展进行指导,群众领导主要指群众会议、校董事会等在政府指导下实行学校管理。鉴于抗战刚刚结束,经济凋敝,办学经费十分拮据的实际情况,边区政府采取公办、公办民助、民办、民办公助、群众自筹经费等多种形式的办学手段,这些措施既解决了办学经费问题,又激发了以民生为目标的办学热情,从而更利于边区政府教育规划的实施。

  第五,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思想素质。边区政府十分重视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帮助学员解决学费问题,以保证有条件的学员能够人学。以较高的薪资聘请有学识的教师,每月按规定发放津贴与口粮等,如苏皖边区政府直属的学校中,华中建设大学教职工每人每月大米80斤,学员每人每月大米78斤。从教人员的薪酬也较高,据史料记载,1946年边区政府下辖高中校长的薪酬折算后的数目为每年330370斤大米,比区政府的区长略高,与边区政府的一等科员相当,比边区政府的科长略低。另一方面,边区政府还十分重视学员思想素质的培养。19467月边区政府《关于开展勤工俭学运动的指示》中指出,由于当年灾荒严重、政府财力有限,加之各地中学招生数目不断扩大,决议开展勤工俭学运动。这种半工半学的勤工俭学方法,“从教育意义上说,可以养成青年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生产技能,在思想上使之更能接近工农群众,加强为工农服务的观点,以克服过去士大夫教育的余毒”[4]

  这些政策措施使苏皖边区政府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第一,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国民党统治时期,边区政府统治下的区县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经济发展滞后,加上长达八年的日伪军统治,使得当地的工农业生产能力急剧下降,无力发展教育事业。边区政府针对辖区内教育发展的状况,先后制定和颁布了《苏皖边区国民教育实施法》、《苏皖边区教育工作方案草案》、《苏皖边区中等学校办理规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坚持“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5],这是教育理念的根本突破。在落实受教育机会时,坚持“男女教育机会均等、失学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兼筹并顾”[4],实行新思想、新理念的普及教育,全面提升民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水平。

  此外,边区政府对紧缺人才实行免费教育,学员入学后免交学费,膳食费用也由政府提供,这使得家境贫困的学员能够有机会读书、上学,接触新知识、新思想。边区政府还在辖区内创办了诸多民众学校,如冬学、夏学、识字班、读报组等旨在扫除文盲的知识普及机构。

  第二,逐步实现从有到强的转变。针对辖区内原有的教育现状,边区政府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边区政府规划中的国民教育,不仅包括了原有的初级小学、高级小学,还增设了托儿所、幼儿园,对原有民办的私塾、教会学校实行改制。“据1946年上半年的统计,当时全边区私塾有口300多所,实际数字当在20000所以上”[7]115。通过改造与管理,将具备条件的私塾转变为民办小学,对一味宣传封建文化的私塾则进行彻底的斗争,大部分私塾经过改造,均向着民办公助的方向发展。针对较为特殊的教会学校,边区政府在尊重其部分自由的前提下,要求其接受当地教育行政主管机关的指导与管理,“教会学校的设立需经由边区政府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招生开学,若有违反政府规定的行为,将遭到停办及重大处分”[1]204

  二、苏皖边区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借鉴

  苏皖边区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举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一,构建教育管理模式应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原有的学校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制、改革,学校几乎全部由政府实行统一管理,优化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学校管理模式僵化,出现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运行活力等弊端。《苏皖边区政府教育工作方案[草案]》中明确提出,“旧制学校改造应以普及新民主主义思想为先”[5],“教育方针、政策、学制、课程等应以民主思想为本”[5],教育体制模式应“站在人民的民族立场上”[4]来实施改造。以此为借鉴,我国教育体制与管理模式,必须实现与社会结合,与生产结合,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需要、学用一致的人才。因此,在构建教育管理模式时,应更多地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另一方面,要实现民主办学、民主管理、多方参与的办学目标,学校建设必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适应。结合更为现实的情况来分析,当前私人办学之风日盛,这无疑给原有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如何规范民办学校的具体行为,也成为我国实施民生教育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第二,扩大办学规模必须与质量立校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办学之风日盛,自2000年起,公办、民办学校大举扩招,这一举措使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上学、读书,但同时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即片面强调学校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借鉴《苏皖边区国民教育实施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之实施方针应力谋学用一致”[7],“教、学、做合一为其质量标准”[7],“办学规模应以工农之需求相适应”[7],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引导学生德行的学校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应只注重学校的升学率与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社会技能的掌握,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其次才能谈得上去发展。同时,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产品”,只有其自身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体现,学校发展才有竞争力,才能谈得上以扩大规模来优化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提髙教育社会效益。

  第三,优化师资结构、学校布局应立足于实践的前沿阵地。优良的师资结构,合理的学校布局,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苏皖边区政府针对师资缺乏的实际问题,先后设立了六所师范学校,大力培养教师师资,在边区政府成立之后,先后将分散在各区县的髙等学校和大学集中到当时经济、文化较为先进的淮阴城区内,借以优化学校布局。《苏皖边区中等学校办理规则(草案〉》中规定,“旧制学校改造应以学校布局适当为先”[4]、“布局利于人才培养之用,从而确定师资比例”[4]。当前,伴随着各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师资缺乏问题也较为严重,尤其是在落后、偏远地区问题更突出。为此,国家于2003年制定了相关政策,实施“西部计划”以吸引大学生到贫困地区支教、服务,此后又于2007年对教育部所属师范类高校的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也正是为了解决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

  第四,教育必须体现教育为人民的宗旨。《苏皖边区国民教育办理规则》(草案)指出,“边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公民及各种专门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对封建旧思想的清除”[9],“边区国民教育之发展应力谋群众路线之要求”[10],“国民教育之实施方针应结合群众需要”[10]1945年,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当前辖区内的主要人员是农民,占90%。,工人数量很少,因此,文化教育普及工作主要是针对占人口90%的农民的扫盲问题”[11]。此后,边区政府大量举办旨在提高民众知识水平的扫盲班、识字班、读报组、农村剧团、俱乐部等,“数量曾一度达到5万多个”[12]。我国当前发展教育时,也可以针对特定民众群体,采用灵活有效地方式向他们传授文化知识、技术知识,最终体现教育为人民的主旨。“精英教育”、“贵族教育”既不是和谐教育,也不体现人民教育为人民的宗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朱耀龙,等.苏皖边区政府档案史料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郑泽云,等.苏皖边区史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3]顾林青.李一氓同志的文化踪迹[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3108.

  [4]关于开展勤工俭学运动的通知[N].新华日报:华中版,1946-03-21.

  [5]苏皖边区政府教育工作方案[J].民主建设:创刊号,1946(2).

  [6]苏皖教育学院招收男女新生简章[N].新华日报:华中版,1946-03-11(3).

  [7]苏皖边区国民教育实施法(草案)[N].新华日报:华中版,1946-04-21(3).

  [8]苏皖边区中等学校办理规则(草案)[J].江淮文化:创刊号,1946(3).

  [9]苏皖边区国民教育办理规则(草案)[N].新华日报:华中版,1946-02-24(3).

  [10]刘季平.论目前华中解放区教育工作[J].江淮文化:创刊号,1946(4)12.

  [11]李一氓.我对和平民主问题的意见[J].生活,1946(2):6.

  [12]刘瑞龙.论耕者有其田[J].真理,1946(10):23.

版权所有:淮安市楚州中学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4015153号-1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东长街6号    电话:0517-80826868  邮编:223200    技术支持:北京乾坤三人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17号

总访问量:1797744     今日访问:132    日均访问:595